来美第150日。
2014的最后一天,我收获了一段感情。
蒋先生是我初中时代的男神。作为金陵河西的第一批学生,一进校就只有我们两个年级,我初一,他高一。当时的感觉还蛮好的,总共就那么多学生,就算没有说过话,也基本上是和每一个人都能混个脸熟。我们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认识了好多学长学姐们。蒋先生那时候还蛮算得上是个风流人物的,在我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乱矫情的时候,他就在校刊上发文章了(我是不是也发过一篇两篇来的,全然不记得了)。只是那时候的我和现在一样都是个不大爱搭理人的臭脾气姑娘,没有刻意去认识他。高中的时候流行人人网,胡乱加了一堆初中同学,也顺手加了他,但是应该是没有过交流的吧,于是就忘了这茬。
上个月初的时候无聊在豆瓣月亮小组上发帖问有没有在美国的,他便回了,说在纽约又是南京人,我们就聊啊聊,突然发现原来他就是蒋先生。我说哎呀蒋先生你知道么你是我初中时代的男神。而蒋先生也欣喜地发现原来我们已经认识了有十年。
蒋先生也听民谣摇滚,不听古典,还算有的聊,就巴拉巴拉倒了很多话给他。就我们又遇到彼此的这个十二月,他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的offer,一家CPA公司,虽然不是四大但是给员工和四大一样的福利。我说蒋先生我是你的福星啊,蒋先生说那我这下可得抓住你了。
我从西海岸回来的那天,蒋先生处理完旧公司的最后一点事,从纽约飞过来找我。我们在床上裹着被子一起看了小半段李逼的跨年,然后去了趟超市屯点东西,就开车去了芝加哥。一出门就发现落了Lonely Planet在家,或许是个什么征兆,我们基本上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城市,因为我们在一起啦。
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这一段感情。今天和译丹说我又恋爱了的时候,她调侃道“怎么那么快”,我心想着这么孤独又漫长的半年过去的可一点都不快呀,嘴上还是回“这不见好就上么”。
又一次异地要开始了,我的心里却特别的坦然。在芝加哥的时候蒋先生问我要不要转学去纽约,问我能不能承受下这一次的分隔两地。我说我觉得行。我说,我是不是心态已经老了,为什么我会完全不在乎这短暂的分离。我说,我不是想要玩玩的,我是冲着结婚去的,既然眼里看到的是一辈子,又干嘛要在意这一两年。我说再说了,和你在一起,我至少不会过得比上个半年更糟。
蒋先生不完美,但是他够拼。说起来特别像个理想的男神或者结婚对象呢。我说我妈这下一定特别满意。臭老叶应该也会满意了吧,还记得上次见他的时候极度怂恿我找个中学同学结婚。他说中学同学生长的环境最类似,价值观也一样,最像一个世界里的人。
其他世界里的人怎样呢?我不知道。这次一起去西海岸的那俩姑娘应该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吧。
她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个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