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下子从上周的大雪严冬跃变成了像今天这样要穿短袖才能安然度过的艳阳春。
周末读完了加·泽文的新书《太年轻》,这比之前读的一本《岛上书店》、一本《玛格丽特小镇》要清淡许多,却也还是在最后一章让我好好哭了一哭。书讲一个年轻时犯了傻的阿维娃抛下过去、成长为Young Jane Young的故事。Jane这个名字或许又和之前作者写《玛格丽特小镇》提到的「The Janest of Janes」出于同辙。比起《绿山墙的安妮》,这里的Jane在经历上却更有点像Alexander Hamilton,让我克制不住去哼唱啊「In the eye of a hurricane / There is quiet / For just a moment / A yellow sky…」同在飓风中心的阿维娃和汉密尔顿一样把自己的过去主动告诉给公众听,但至少她有一个(可能会)好的结局。
所以在我眼里,这本书的主旨是:年轻时犯过的傻逼,是可以放下、可以给人生一个新的开始的。是为今日份的正能量。
心态上莫名健康又积极了些许,大概因为最近多少加大了一些有的没的阅读量,以及这张莫西子诗的唱片和其中一些要循环放的音乐。听它们的时候自己的内心里会生出来一些力量。
一个牢骚
前段时间和一个研究生学妹聊天,她毕业半年了,正在纽约用OPT,年前得到了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实习offer。很好的机会啊,可对于她来说这短暂的一年时间已经过半了,正在为半年后是走是留而烦心。在美国留学就业之艰难和压力之大我不想写出来,说出来会觉得太世俗气、又太老生常谈。学妹说望向我们专业的国际学生,大概只有我是唯一一个拿到本专业的工作签证的,别的不是靠本科的STEM专业就业,就是早早和公民结婚,稳定下来。不过这又有什么好炫耀的呢?依旧是限制很多,暂无法脱身,活得不开心。开心的是做的事,不开心的是做事的方式。
「活得不开心,干嘛要活呢?」自己怼自己一句。
一个生活态度
不要拼了命地替人着想,不要累死累活地替人做事,因为有些人并不值得你全心全意去付出。事做七分好,余下来的功夫偷留给自己,读书也好,写点东西也好,或者做点别的能赚钱的事,那也好。